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

澳大利亞的經濟


澳大利亞國民生活水平很高,2007年國民經濟生產總值達 8,897 億美元,國民平均經濟生產總值 42,366 美元,與歐洲四大經濟體不相上下,乃全球高度開發、最富裕,經濟最發達、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。

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,國際貿易交流因路途遙遠而受到成本劣勢,是唯一沒加入北約和八國集團首腦會議(G8)的西方大國。澳大利亞近二十年與亞洲國家往來頻繁,即是地理因素的影響。雖然人口僅二千多萬,但澳大利亞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和商業法治,則是北半球一些富國和人口大國所不及。澳大利亞經濟採用西式的混和型經濟發展模式,以第三類產業為主,特別是旅遊業和教育業。礦產業和畜牧業也以效率著稱。

教育是繼旅遊業之後的一項產業,在全球佔有樞紐地位。每年全球有不少學生到此升學,為澳大利亞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,並為其知識型經濟吸納眾多人才。此外,增取投資移民亦是澳大利亞政府的重要經濟計劃。2005年起,全球經濟成長趨緩,澳大利亞也隨之放慢其增長幅度。

澳大利亞四大金融集團是西太平洋銀行(Westpac Bank)、澳大利亞國民銀行(National Bank)、澳紐銀行(ANZ Bank)和聯邦銀行(Commonwealth Bank)。


金融貨幣
澳大利亞現行貨幣是澳幣,但其最初是跟隨英國採用英鎊。後來發展自己的幣制──澳大利亞鎊,幣值同於英鎊。當時一鎊有 20 先令;一先令有 12 便士。因此每鎊有 240 便士。

1966 年,澳大利亞推行十進位制,亦同時改革貨幣。當時已是十進位制的1美元約價值0.5英鎊,新的澳幣改為與美元作等值連結。一澳幣等於 0.5 舊澳大利亞鎊,即 0.5 英鎊。一澳幣有 100 分,因此每一澳分約等於 1.2 便士。

2002 年起,澳大利亞改革幣質,使紙幣內含膠質,而不易破爛、耐用美觀;不同面值的紙幣有不同特色的透明「窗口」,是全球首先採取此一新設計的國家。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http://zh.wikipedia.org

沒有留言: